美在不经意——金城新作
2019年广州购书中心25周年纪念,
金城有感所作,由购书中心收藏
“我的这种画法的灵魂仍然是线条,不过这种用线应该是中西画法有机结合,黑色即是轮廓线,又有阴影的感觉,具有传统白描勾勒轮廓和西方塑造空间的双重追求。至于留白,是衬托线条的基础,没有恰当的留白布局,线条也不会显得每一笔都是重要的。”——金城
金城的这一批新作,和以往作品不同,他在艺术创作上有了新的感悟,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,完全舍弃了自己擅长的水墨。
纵观金城新作,以黑白线条去刻画新生代东方女性的“美”,或活泼或恬静,但都透着东方韵味。金城一向以水墨表现为主,今次一改自己惯用的水墨,用起马克笔在卡纸上作画,连身边也有朋友劝他用回自己见长的毛笔宣纸,但是他仍然潜下心来,下决心画下去,坚持了一段日子,作品就这么积累了起来,慢慢也形成了独有的语言和图式。
同样粗细的线条处理让画面的装饰味更浓,刻意强调的平面感,类似涂鸦勾线或是矢量勾线的技巧,由开始略有粗细变化到后面用同一粗细线去处理,让线条更流畅,极富设计感。“简约”的线条成为画面构成的关键词,画面用了尽量少的线条,线条一减再减,金城似乎想找到一种线与形的本质,回归到造型艺术最本质的东西——造型。而用马克笔产生的一根根粗线,恰恰把节奏感放在线的走势而不是线的粗细变化,这种线的表达与国画的用线恰恰南辕北辙,可以感受到金城放下了他用得习以为常的技巧,取得了很重要的突破。轮廓线除了阳线还有阴线,体现了画面中平面构成的平衡感,甚至还做了一些断线的处理,这个处理很巧妙,很多时候用正负形去隐藏了线,却又框住了形。这种寻求线条的突破,断定了他这组作品必会成为他艺术路线转折的关键。
选题也是极具金城的特色。画的题材多为妙龄女孩,金城最早是从事连环画,后又涉猎国画,女性人物可谓他最主要的题材。这组画里我们看到了与他过往作品最大的不同,就是非他以往国画仕女人物惯用的面相,“她们”戴着新鲜的面孔,有着时代的痕迹,她们或许是萝莉、或许是女学生、或是职业女性、或是少妇……她们或许沉浸在书堆;或是在撸猫;或是听着最新的流行乐;或是在独自旅行的路上;或是在咖啡厅慵懒欲睡,带着渔夫帽、穿着匡威的小白鞋、背包上还挂着“皮卡丘”!她们,不是过去的人,不是活在旧时代的女性,她们是活在当下的女性,使得这些东方女性的群像活脱脱的与观者产生共鸣,旗袍挽髻的恬静,短裙高跟的活泼,偶尔吹起的发梢裙脚,匍匐在脚边的喵星人伺机扑向蝴蝶,那都是替她们诠释性格的小道具。
画中女孩削肩柳腰、手脚修长,虽有美化但却不像漫画那样概念化,侧身看微微鼓起的小腹线条,露着脚趾脚丫,纤细的手腕……往往抓住了万千女子瞬间的美,却又美在不经意间,少一分不显,多一分显俗。除了常见的东方韵味的对称构图,有几张对角线的构图尤其吸收了浮世绘的图式,一些和风的手法出现,甚至能看出中日女孩之间的些微区别,这些尤其有意思。这跟金城从事推动动漫事业的工作历程息息相关,从最早连环画到漫画,漫画再到国画,国画再到现在的插画,或许他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手段去表达对女性的赞美和欣赏,并且慢慢与当代的意识产生碰撞,美不止是造型上的,还有思想上的。
打后,金城有想法把它们继续延伸为大幅的作品,甚至考虑转化成雕塑,非常有意思的状况就会出现,当粗线放到足够大,黑线形成了面,这些黑轮廓线会包含更多的信息和含义,从纸本到架上再到空间作品的转换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,当内在的意识和表象打通,我们应该会欣喜地看到金城的艺术旅程中一次大的飞跃。
本文刊于广州日报APP 美术+频道
作者: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晓明
-END-